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人物特写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辛榨村15舰载机总指挥罗阳

    信息发布者:辛榨村
    2017-03-23 20:55:28   转载

    2012年11月24日,我国第一架舰载机歼-15,在全国人翘首以盼的注视中,在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甲板上昂首跃起。这美丽而雄健的一跃,振奋着无数中华儿女,更实现了中国航空工业从陆地到海洋的跨越。

      这历史性的幸福一刻,永远地定格在了歼-15飞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的脑海中——2012年11月25日12时48分,中航工业航空副总经理,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(集团)有限公司董事长、总经理罗阳同志,在辽宁舰完成舰载机起降训练靠岸时,突发急性心肌梗死、心源性猝死,经抢救无效,在岗位上为国殉职,年仅51岁。

      从北航毕业分配至沈阳飞机研究所从事科研,到中航工业沈飞集团领军者;从当初简单仿制苏联米格战机,到成功自主研发可与美国F-18(大黄蜂)、俄罗斯苏-33等世界最先进舰载机媲美的歼-15,30年奋斗,前20年研发飞机,后10年制造飞机。罗阳匆忙的一生,一直是为我国的歼击机事业忙碌,在实践着航空报国的伟志,生为战机,死亦为战机!

    呕心沥血,把生命献给中国第一架舰载机

      真正的大国离不开强大的海军,强大的海军离不开先进的航母;航母离不开一流的舰载机。

      随着我国第一艘航母“辽宁舰”的交付训练,我国采用什么型号的舰载机,是进口还是国产?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。

    神秘的面纱逐渐揭开。我国完全自主研发、自主设计、自主生产的歼-15战斗机浮出水面,它由被称作我国歼击机摇篮的中航沈阳飞机工业集团生产,著名的歼-6、歼-8等当时的我国王牌战机都来自这里。

      在浩瀚淼茫的海域里,能否在航母狭长的跑道上降落,关系到试飞员的安全,也关系到歼-15将的命运,以及最终能否形成战斗力,歼-15将迎来诞生后的首次大考。

    11月18日,按照计划,罗阳登上辽宁舰,参加舰载机歼-15的起降训练任务,对于航母和歼-15自身来说,这都将是最重要的一次训练。作为歼-15的现场总指挥,罗阳感到责任重大、心潮澎湃。“压力之大,责任之重,难以想象。”和罗阳一样在辽宁舰上参加歼-15起降训练的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(601所)党委书记褚晓文说。

    由于训练任务异常繁重,精神高度紧张,加之船上有保密要求,直到24号成功起降训练,上船第7天,他才跟妻子通了一次电话。“自己整个的任务都已经完成了,非常欣慰。”歼-15成功起降,作为生产厂家负责人、研发现场总指挥,罗阳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。没想到这次通话就成了他和家人最后一次通话。

      “从上航母前一周到最后牺牲在舰上,罗阳同志行程紧张,非常劳累。”褚晓文对本报记者回忆,“率沈飞参加珠海完,然后飞到北京中航集团参加会议,最后18号,搭乘直升机飞赴大连辽宁舰上,马不停蹄。上了航母,把东西放好,一分钟都没有休息就上了塔台。我见他脸色过于疲劳,劝他说‘休息一会儿再干’。‘前面耽误的活儿太多了,得赶回来。’他告诉我。”

      就这样,他连续在航母的各个监测点一丝不苟地检查,检测航母的动力系统等各个系统;晚上参加海事协调会,和试飞人员沟通。“非常疲惫。”采访中,褚晓文用的最多的就是这个词,“要知道,他除了歼-15,还承担着多个重点型号的任务。可以说是航空工业的重大损失。”

      也许是前期的疲劳疲惫透支了罗阳本来强健的体魄。11月25日12时, 在辽宁舰完成舰载机起降训练靠岸时,罗阳突发急性心肌梗死、心源性猝死,最终英年早逝。

    遗憾的是,罗阳本来每年做体检,都没有发现什么异常。今年由于工作异常忙碌,集团年初的体检,他没有参加上,潜在的心脏问题也没有被发现。

      可以告慰罗阳在天之灵的是,舰载机歼-15已成为中国国产战机新的骄傲。外媒评价:歼-15可与美国F-18(大黄蜂)、俄罗斯苏-33等世界最先进舰载机媲美。

      据悉,歼-15在中航集团的统一调度下,由沈阳601所研究设计,由沈飞集团制造生产,两家单位密切配合,最终生产出了一流战机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